中医学的治疗法则,中医学的治疗法则不包括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中医学的治疗法则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医学的治疗法则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祖国中医学的治疗原则有那些?治则,是中医在治疗疾病时所...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中医学的治疗法则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医学的治疗法则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祖国中医学的治疗原则有那些?

治则,是中医在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。治病求本是中医学治病的主导思想,是指在治疗疾病时,必须辨析出疾病的病因病机,抓住疾病的本质,并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。在此思想的指导下,治则的基本内容包括正治与反治、治标与治本、扶正与祛邪、调整阴阳、调理精气血津液、三因制宜等。

中医学的治疗法则,中医学的治疗法则不包括

1.正治与反治

在错综复杂的疾病过程中,病有本质与征象一致者,有本质与征象不一致者,故有正治与反治的不同。

正治:是指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的一种治疗原则,是临床最为常用的治疗原则,主要包括寒者热之、热者寒之、虚则补之、实则泻之。

反治:是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,主要包括热因热用、寒因寒用、塞因塞用、通因通用

2.治标与治本

在复杂多变的疾病过程中,常有标本主次的不同,因而治疗上就有先后缓急之分。

缓则治本:多用在病情缓和,病势迁延,暂无急重病状的情况下,此时必须着眼于疾病本质的治疗。

急则治标:病证急重时的标本取舍原则是标病急重,则当先治、急治其标。

标本兼治:当标本并重或标本均不太急时,当标本兼治。

3.扶正与祛邪

正邪相搏中双方的盛衰消长决定着疾病的发生、发展与转归,正能胜邪则病退,邪能胜正则病进。因此,治疗疾病的一个基本原则,就是要扶助正气,祛除邪气,改变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,使疾病早日向好转、痊愈的方向转化。根据具体病情,可单独运用扶正或祛邪,也可扶正与祛邪同时运用,或者先后运用扶正与祛邪。

4.调整阴阳

阴阳失去平衡协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,调整阴阳,即指纠正疾病过程中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,损其有余(“实则泻之”)、补其不足(“虚则补之”),恢复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。

5.调理精、气、血、津液

精、气、血、津液是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,生理上各有不同功用,彼此之间又相互为用。因此,病理上就有精、气、血、津液各自的失调及互用关系失调。而调理精气血津液则是针对以上的失调而设的治疗原则。

6.三因制宜

在治疗疾病时,根据时令气候节律、地域环境以及患者的性别、年龄、体质等个体差异这些具体因素作出分析,区别对待,从而制订出适宜的治法与方药,即所谓因时、因地和因人制宜,也是治疗疾病所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。

基本治则:(一)治病求本:1.正治与反治(1)正治:通过分析疾病的临床症状,辨明疾病性质的寒热虚实,具体为寒者热之,热者寒之,虚则补之,实则泻之。(2)反治:适用于疾病本质和现象不完全一致的病证:热因热用,寒因寒用,塞因塞用,通因通用.2.急则治其标,缓则治其本。(二)扶正祛邪(三)调整阴阳:损其有余,补其不足(四)调理气血(五)调整脏腑(六)调摄精神(七)三因制宜:因时制宜,因地制宜,因人制宜。

西医不治本,中医治根,是否有科学依据?

中医治病治本併治根忽悠欺骗中国人民几千年,为害颇深,同时中医极力贬低现代医学治病只是治标不治本,请问中医大神们:西医内科预防接种各种疫苗,让天花,乙脑等这些内科传染病灭绝;外科如急性阑尾炎手术后,一些良性肿瘤切除后不会复发,难道这不是治本与治愈併治断根吗?中医大神们就这个德性,抬高自己,贬低别人是他们一惯手段,也是现在的人民越来越不相信中医的真实写照!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医学的治疗法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中医学的治疗法则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广西中医学院仁爱分院,广西中医学院仁爱分院所有医生简介
上一篇 2024-05-01 13:37:14
贵阳中医学院教务网,贵阳中医学院教务网官网
下一篇 2024-05-01 14:17:35

相关推荐